協力造屋-課程目標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出自六年制學程
(新頁面: *體現「尊嚴勞動」的價值觀與生活修練。有時會放著「更聰明」、「更方便」的方法不用。 *是一個每週五天,每天 7 個小時的「特殊」場...) |
(沒有差異)
|
2017年6月22日 (四) 13:45的最新修訂版本
- 體現「尊嚴勞動」的價值觀與生活修練。有時會放著「更聰明」、「更方便」的方法不用。
- 是一個每週五天,每天 7 個小時的「特殊」場域,進入這個場域即告別家居的舒適的與便利,進行以勞動為基礎的生活修練。
- 協力式的工作方式(work team),非科層式的工作方式:
- 每天分到的工作,做快做慢做多做少沒關係,但要有始有終
- 同樣做一根木釘,師傅二十分鐘做完一根,有的同學一天才做完一根(或者更慢)
- 每個人學到多少,要看自己投入的程度。但沒有參與者在房子完成時不感動。
- 老師不要用「照顧」的心情對待同學,讓同學:
- 離開舒適圈
- 要做才會有進度
- 體認凡事都有風險,自己要懂得降低風險,並承擔風險
- 受傷難免,過去曾有一位同學,用美工刀畫破了虎口靭帶,去醫院縫好傷口之後,當天就回來要求繼續做。
- 學習不要心浮氣燥
- 如果怕同學可能受傷,家長可以為同學請長假。